南京理工大學基礎實驗樓
設計/竣工:2001/2003年
建筑規模:21600㎡
項目性質:教學科研
建設地點:南京理工大學
獲獎情況:2003教育部優秀勘察設計建筑三等獎
南京理工大學基礎實驗教學樓設計追求的是空間組織的秩序性和建筑形式表現的內在邏輯性,遵循自外而內與自內而外雙向設計法則,在理性原則控制下展示建筑的個性。設計充分利用南京理工大學特有的自然地理優勢,引入周邊風、林、山以及人文景觀于基地環境中,整體融入區域地景。建筑形體化整為零,以謙遜的姿態與周邊建筑體量相協調,保持著平等的對話關系。南京理工大學基礎實驗教學樓由物理實驗中心、電子技術實驗中心和力學實驗中心三個部分組成,設計采用聚散適宜、相對集中的建筑布局方式,各實驗區域通過合理的功能分區以及水平和垂直交通的有機聯系使得實驗、教學、管理和研究活動高效便捷。運用標準化設計方法將不同的實驗教學功能分類組合形成單元體,順應校園空間形態由南至北排列,通過中間連接體串接起來形成了三面圍合的內聚性組團院落、廣場,這些院落、廣場在有效組織與疏導各類人流的同時,也為建筑自身提供了很好的自然通風采光條件。設計將對空間高度、跨度有特殊要求,有大量重型設備的實驗室布置于各單元樓底層并連成一片,自成體系。物理實驗中心、電子技術實驗中心和力學實驗中心分別布置于三個單元樓體的二至五層,各實驗中心相對獨立,相互之間可分可合,便于實驗教學活動順利開展。